近幾年枯水期,時不時都會出現原水指標經常超出常規處理工藝范圍之外,水廠需要加大投氯量等非常規技術予以解決,造成市民枯水期時偶爾感到自來水有異味。
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佛山水業集團企業技術中心正在研究利用高效絮凝劑和紫外光—氯消毒聯用去除水中異味,并希望通過研究超濾膜—粉末活性炭生物反應器將活性炭吸附、微生物降解以及超濾的物理分離作用有機結合,使其能在同一個反應器內完成,從而經濟有效地深度處理受污染的水源水。目前該項技術已經進入研究、改進階段,預計將在明年完成。
據介紹,禪城區的供水水質將在2015年全面達到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,即市民直接享用直飲水!艾F在全市只有中心組團新城區(2006年開始)用上了直飲水,供水能力為5000立方米/天,主要用戶為新聞中心、世紀蓮體育中心和即將交樓的依云水岸!痹撝鞴鼙硎,水業集團企業技術中心已經開始進行前期的工藝研究和分析工作,隨著禪城區供水管網的逐年更換,預計5年后,禪城區可在全市率先推廣直飲水入戶。而且隨著工藝的改進和大規模應用,直飲水造價也將逐步降低,2015年的直飲水性價比將比現在更高。
上游水污染下游即刻知
2005年底的北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后,為提高突發性水污染應對能力,佛山水業集團在與本地區環保、海事、水利、衛生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的基礎上,自2007年起牽頭構建“北江流域原水水質監測與污染預警體系”,該體系覆蓋了北江流域韶關、清遠、佛山、廣州等地共20個供水主體。
現在該體系通過建立監測信息平臺和數學模型,全面掌握整個北江流域的水源水質情況。該主管表示,“一旦發生突發污染,系統能夠立刻實時預警,并模擬計算污染物分布、擴散及濃度等對流域各水廠的影響,計算出受污染的水何時到達佛山的取水口以及濃度,以便水廠及時采取應急措施,也能為各級政府提供智能化決策手段,同時也為直飲水水廠增加了一個保險!